昨夜八点,去看了场《奥本海默》,整个剧情十分紧凑,毫无尿点,我的脑子都快转不过来了。虽说费力的在用意识去思考,可在不知不觉中我的潜意识脑已经在运转了。
而潜意识喜欢关注的点也让我很意外,直到夜里入梦,第二天醒来才知道,它想传达的哲思早在我看电影的时候就构建好了,虽难以描述,依靠我目前仅存的记忆,只能尽可能的还原一下梦的场景:
梦境
梦里进入到VR的世界,一个像贺岭峰的人和他的团队向我们演示最近的研究发现,他们打出了一颗子弹,子弹像是穿越了空间,空间与空间之间有一个过滤装置,大家通过装置观察变化的发生。
接着就幻化出了一幅曼陀罗的画,画的每一笔像短小的细丝一样散落开来,穿过空间层,和另一个时空背景的曼陀罗一一重叠,整个过程浑然天成,让人不可思议。
这是一种具有预言属性的曼陀罗,它提前展现了将来图案的样子,并且一丝不差。这不尽让我和伙伴们质疑的说:“这是电脑合成的吧,哪有这么巧的奇迹。”然而,这种反驳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毕竟我也看到了。
另一个场景,我和一个同学去上电脑课,走在路上,我告诉他:“每到一片区域我都能看见当地最恐怖的事情,最可怕的那一幕我就不说了”。
此时,迎面出现了一个像扑克牌的“黑红梅方”的图案在老房子的墙上跳动,它像有生命一样。这是这片区域出现的恐怖事情,我说我能看见它,不知道他是否也感应到了……
梦境解读
乍一看,和《奥本海默》这部电影毫无关系,可凭借我多年对梦的直觉,第一时间便捕捉到了其间的微妙。首先是“子弹”,同“原子弹”,潜意识无厘头的跟我玩了次谐音梗,我太了解它了,就像拿一只鸡来表达属鸡的人一样。
其次是打仗,梦境把电影中“打仗”和“原子弹”的剧情进行了凝缩,用了一颗子弹来表示。子弹穿过空间,打入了另一个时空,毫无疑问,这涉及到量子力学,奥本海默就是研究量子力学的科学家。通过“原子弹”、“打仗”、“量子力学”三个要素汇聚成了一个场景:子弹穿越空间。
接着是VR,高科技体验设备,相当于一个模拟器。电影也无疑是一个模拟器,模拟且上演了奥本海默的人生传奇,同时我也是模拟故事的体验者(观看者)。
“一个像贺岭峰的人在演示最新的研究发现”。在电影中这个人正是奥本海默,他实验了人类全新的黑科技“原子弹”。
为什么梦境要把奥本海默置换成贺岭峰?我是学心理学的,贺岭峰代表着当代心理学界的“流量明星”,这和奥本海默在物理界的地位一致,这种人物置换是在“借景抒己”,借用电影人物剧情来表达和自己有关的东西。
然后是过滤的观察装置,这是再明显不过的借用了,电影中原子弹爆发的那一刻,所有人拿着滤光片观察原子弹爆炸时的场景。
贺岭峰团队观察子弹穿越,奥本海默团队观察原子弹爆发,经过一一转译,此梦就是在表达《奥本海默》这部电影所引发的心灵冲击。
重点到了,盛开的曼陀罗。按照逻辑一一对应,能炸开时空的东西就只能是原子弹了,原子弹是划时代意义的产物。
原子弹之前和原子弹之后应属两个世界,科技的发展从理论到实践,有了阶段性跨越,人类从冷兵器到热兵器,再从热兵器到核武器,这个过程正如电影中所强调的神话隐喻: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了火种,被宙斯囚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终日忍受鹫鹰啄食内脏之苦。
何为曼陀罗?
那盛开的曼陀罗和绽放的原子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首先来讲讲何为曼陀罗。一开始我以为“曼陀罗”是荣格为打开灵性世界所创立的一个专有名词,后来我发现关于曼陀罗的艺术在东方早就出现了。
首先在佛教的体系中称其为“曼荼罗”,是密教传统的修持能量的中心。
其次是在参观贵阳博物馆的发现,我了解到在苗族的布艺制作中,苗族人同样绣制了大量曼陀罗的画作,这让我很震惊,不由感叹到我们文化中的少数名族和大自然的连接感是如此的深刻!
说回来,为何梦把原子弹替换成了曼陀罗的意象?如果说曼陀罗代表的是大自然,灵性的一面,那原子弹则完全相反,代表着毁灭,代表着死神的到来。
梦境中的曼陀罗在瓦解,瓦解成一条条的细丝,这是否隐喻着人类的科技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大自然的灵性已经感受到威胁,原子弹毁天灭地的能量足以摧毁地球有生以来的一切生机。
也不难想到曼陀罗对于未来的预言,完整的灵会被人类的科技炸得四分五裂,失去了灵的世界,我们灵魂的归宿又在哪里?细思极恐。
梦境还没有完,跳转的场景变成我和一个同学去上电脑课,这寓意着时代会跟随着科技往前发展。
那些弥漫在各个区域的恐怖感官,又何尝不是科技所带来的恶果。人失去了灵的守护,科技俘虏了当代人的肉体,把人们当作资本的养料,无限制的榨取,直到灵魂的毁灭。
至于墙上跳动的扑克图案,同样采集于《奥本海默》,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诺兰导演刻意给了毕加索的画作一个特写,画中很明显的一副扑克脸。
当时看我毫无感觉,可潜意识早已波涛汹涌,毕加索的画冥冥之中能勾起我们的恐惧,那种被科技所异化,早已找不到自己真正面容的恐怖既视感。大师终究是大师,这些经典画作能流传至今,必定有其深刻的意义。
这是我对这个梦的全面解读,也是我的潜意识在看完《奥本海默》后所上演的一场“观后感”,很难说它对我有什么指导意义。但至少它告诉了我,你一定要尊重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