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控师学院:Daisy
一个人在做梦的时候,梦中的推理是惊人的跳跃,白天理性和熟悉的经验在梦中可以被演绎得黑白颠倒、荒谬至极,而在我们醒来之前,我们完全容忍梦的这种荒诞、矛盾和可笑。一般人对梦都有经验。不可否认,梦的天才构思表现出情绪的的深邃和亲密,感情的温柔,视觉的清晰,观察的细致,机智的敏捷。凡此种种超越了我们现实的体验。
西方古代希腊罗马人认为梦与他们信奉的超自然世界有密切关联,梦是神的启示,这与古人对于宇宙的普遍看法必然是完全符合。被喻为“古代黑格尔”的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B.C.384-B.C.322)将梦纳入为心理学研究的一部分。他认为梦并非神谕,梦被定义为“睡者在睡眠时所产生的心理活动”。
中世纪,教会的神权统治,梦学没有大的突破。直至近代,梦学才有了长足发展。
弗洛伊德(1856-1939)以其天才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开创性指出“梦是愿望的满足”,挖掘出人性的真正主宰——潜意识。他的《梦的解析》一书,释梦不仅成为精神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技术,而且也使人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潜意识的性质、功能、活动特点及潜意识与意识的关系。其要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 梦是失去记忆的复现;儿时不复记忆的事,可能成为梦的内涵;
• 在失去的记忆中,多数是失意或痛苦的,因不愿记忆而将之推出意识之外,并压抑在潜意识之内;
• 梦之内容不合逻辑,多带有幼稚与幻想色彩;
• 梦之起因多数与本能性的性冲动有关;
• 梦是在伪装形式下隐藏欲望的实现。
有关弗洛伊德的梦理论,不仅是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精神分析学说有别于其他学说的一个重要标志。弗洛伊德和荣格(1875-1961)都是研究梦境的权威。
作为弗洛伊德的学生,荣格对梦和无意识的研究,尤其对释梦,与弗洛伊德有很多是相同的。但两人对释梦也有明显的区别: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和人的精神主要分成三个基本部分,即原我、自我和超我;荣格主张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现代理论关于梦有几大说:
• 威胁反应说
对于所谓“典型梦”的各种形式表现的相当一致。最为人熟知的如从高空坠落,牙齿脱落,半空飞翔以及因赤身裸体或衣不蔽体而感到狼狈不堪。芬兰认知科学家安蒂▪瑞文苏认为,梦是一个进化的适应。
从生理特征上看,杏仁核(大脑里的管理“战斗或逃跑”的部分)活动在REM (Rapid Eyes Movement,快速眼动,表明我们正在作梦)睡眠的时候比正常的时候更加强烈。在这个阶段,大脑神经元的活动与清醒的时候相同。多数在醒来后能够回忆的栩栩如生的梦都是在REM睡眠发生的。
它是全部睡眠阶段中最浅的,在REM睡眠时醒过来的人会不同于其他睡眠阶段的情形,而是充满警觉心并且精神饱满。在REM睡眠时,大脑的活动方式,与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的活动方式类似。
不仅如此,在REM睡眠时,大脑的管理运动(跑步,拳击)的部分的活动也很强烈,即使四肢仍然静止。瑞文苏认为,在梦中,我们实际上是在演习“战斗或逃跑”反应,即使实际上腿和胳膊都没有行动。我们作梦,是为了在夜间相对安全的条件下演习自卫行为,因此,回到现实世界以后,我们能够更好地战斗或更快地逃离险境。
• 做梦创造智慧说
麻省理工学院学习与记忆中心的马特-威尔逊认为,睡眠是这样的进程:它把我们的记忆中值得被编码储存到长期记忆的部分与不值得记住的东西分开。睡眠把我们白天里洪水般的信息变成所谓的智慧:那些当我们面对未来的挑战时,帮我们做出聪明决策的东西。
• 大脑“硬盘”碎片整理说
Francis Crick弗朗西斯-克里克(DNA结构的共同发现者之一)和格雷姆-米奇森1983年关于梦提出了有名的富有争议性的理论时写道:“我们为了忘记而作梦。”梦是对于旧的神经元连接的洗牌过程,使我们能够保持重要的连接,清除掉那些无效的连接。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比喻,梦就像一台计算机的硬盘的碎片整理:对神经元连接进行重新排序,使其系统更简化。
• 心理治疗说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塔夫茨大学院精神病学教授欧内斯特-哈特曼,重点研究梦中的情绪学习。他的理论说,做梦把我们困难的情绪放入梦境。我们在梦中这个安全的地方,可以处理情感内容,建立白天不敢建立的连接,因为清醒时我们的头脑更爱挑剔,更有防御性。
在这个意义上说,做梦就像在床上接受心理治疗:我们以较少理性和防御性的心态框架,思考情感方面的东西。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能接受在白天会受到压抑的真理。所以,梦是我们每晚的心理治疗。
现代人对梦学从心理学研究出发,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从宗教的角度来看待梦的问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 “清明梦”。上世纪七十年代,已有西方科学家成功通过让被研究者在梦中按预定方案眼球的方式,检测到了“清明梦”的存在。大量的案例已经被证明,清明梦是可以通过强化练习的方式,来拥有控制清明梦的意识。
从宗教角度看,如佛教瑜伽运用梦境使人从日常生活的混沌状态中解脱出来,利用睡眠将人从无明中唤醒。无明是佛教所谓六根烦恼之一,无明是世界与生命的最原始状态。佛教认为梦是对人生死亡的预演,靠梦中的体验了解死亡的境况。睡梦瑜伽的修炼其中主要是针对“清明梦”修炼。
“梦”走到今天,它以一种奇特的唯心论看世界,并且往往以其对世界本质的深刻理解而增强了对所见的影响。在睡梦中认识到梦的虚幻本性,对梦的形成有一定了解后,就能更容易理解“幻想”。
重要的是,通过意念、能量和意义的互相作用,意识进一步受到启发,于经验产生的过程中,无论我们在梦中还是在清醒里,开始有了觉醒的“意识”,从这一点上说,对梦的认识在不断洗牌中,从神启到科学,从远古到现在并指向未来。